<address id="1n9jx"></address>
    <address id="1n9jx"></address>

    <form id="1n9jx"></form>

    <noframes id="1n9jx">
      <sub id="1n9jx"></sub>

      <em id="1n9jx"></em>
      <address id="1n9jx"></address>

        內蒙古晨報官方網站 | 24小時記者幫您熱線電話:0471-967967 違法和不良信息電話:18047123456
        您當前的位置: 晨網>>文章>>城市>>興安盟

        興安盟:鄉村小舞臺 演繹大文明

        時間:2022年06月23日 編輯:王海清 來源:內蒙古日報

        伴隨著《站在草原望北京》歡快的旋律,“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科右中旗農牧民文藝活動精彩上演。嘎查小舞臺變成“星光大道”,農牧民用動感的音樂、歡快的舞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人們感受到科右中旗農牧民群眾的健康、快樂與自信。

          豐富多彩的“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農牧民文藝活動是興安盟科右中旗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科右中旗把鄉村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鑄魂工程,立足“一旗九鄉五非遺”的文化底蘊,積極為基層群眾“鋪路子、搭臺子、架梯子”,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添“氧”增“溫”,走出了一條扎根農村牧區,散發濃郁鄉韻的文化發展之路。

          搭平臺 我的舞臺我做主

          麗日臨空,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文化活動室里正上演“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農牧民文藝活動。跟著音樂的節拍,王玉香、關玉麗、高紅等幾位村民跳起了廣場舞《我和我的祖國》,優美的舞姿、火熱的氛圍讓鄉親們連連喝彩。這樣的活動,對于巴彥敖包嘎查的農牧民來說,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兒了。

          近幾年,當地群眾不再滿足于坐在電視機前欣賞文藝節目,他們開始走出家門到廣場上唱起來、舞起來,讓自己成為文藝活動的主角。

          46歲的根小是巴彥呼舒鎮西日嘎嘎查的“文藝能人”。過去的幾十年,她養牛、種地,一直遵循著“家——牛棚——農田”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沒有社交,更沒有娛樂活動。幾年前,她在電視節目里看到鄉村“草根”明星實現舞臺夢時,備受鼓舞。從那時起,她積極參與嘎查的各項文藝活動。從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如今在臺上自信主持、動情歌唱,根小在舞臺上不僅收獲了快樂,更增加了自信。

          “我們學文化、演文化、用文化,樣樣出色。”高力板鎮文化站負責人姜淑云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牧民從田間地頭、牛欄羊圈中走出來,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舞臺上盡情揮灑。

          “我的舞臺我做主”“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是以農牧民群眾為主體的文藝活動。用和諧文化引導和創造農牧民的和諧生活,用農牧民的和諧生活尋求和諧文化的源泉和動力,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鄉村文化振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鼓勵農牧民自編自導喜聞樂見的舞蹈、烏力格爾、好來寶、相聲、小品等,充分利用嘎查小舞臺、嘎查文化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草原書屋等文化陣地,讓農牧民在家門口展示才藝、切磋技藝,充分激發農牧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

          “農牧民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節目,讓‘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文藝活動有了生機與活力。他們從在臺下當觀眾到登臺當主角,農牧民有了主人翁意識。”科右中旗委宣傳部文化股負責人白雪楓說。

          如今,“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農牧民文藝活動已經從嘎查“小歡喜”走向全旗“大聯歡”。今年4月以來,在興安盟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下,已開展51場“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農牧民文藝活動,活動參與者突破3000人。同時,科右中旗用活各類文藝平臺陣地,進一步提升農牧民群眾的參與度,還通過“嘎查抓常態、蘇木鎮重特色、旗縣創品牌”三級聯動模式,逐級開展農牧民群眾文藝活動,讓“天天有人氣、周周有活動、月月有安排”的活動氛圍持續升溫。

          建隊伍 文藝導師來助夢

          “海老師,這兩個八拍之后該是啥動作?”“海老師,我這個動作要怎么調整呢?”在巴彥呼舒鎮巴仁布敦化嘎查小舞臺上,村民們圍在90后小伙海豐瑞身邊學習健身操。過去大家都叫他“小海教練”,自從加入了科右中旗“文藝導師”志愿隊伍,他有了“海老師”這個新稱呼。

          在科右中旗各個嘎查,像海豐瑞這樣的“文藝導師”足足有100名。科右中旗組建“鄉村文化守望者”“百名文藝導師”等志愿服務隊,并選派36名烏蘭牧騎專業演員深入12個蘇木鎮開展“文化結對幫扶活動”,讓本土文藝人才走進鄉村、化身“文藝導師”,服務、吸引、帶動農牧民群眾參與文藝文化活動,推動農村牧區群眾精神共富。

          為了當好“文藝導師”,海豐瑞全身心投入這個新角色。他經常利用午休時間,驅車前往巴仁布敦化嘎查,了解當地群眾文藝需求,為健身操培訓做準備。從現場教學地點的選擇到健身操的改編調整,他和嘎查干部配合默契,最終以《點贊新時代》作為他的開學第一課。

          首批學員20余人,多是賦閑在家的農牧民婦女,大家學習勁頭十足。為了盡早學會健身操,學員們白天干農活,晚上溫習動作,有的學員還把練習的視頻發給海老師指點。漸漸地,“文藝導師”和群眾的關系日益密切。“以前跟著網上視頻學習,跟不上、學不會,現在有專業老師按動作分解教學,不到3天就學會了一套健身操。”巴仁布敦化嘎查農牧民溫玉榮高興地說。授課間隙,海豐瑞還會嘮嘮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等黨的理論政策。農牧民都說:“海老師不僅教我們健身操,還抽空給我們講解黨的理論政策,真是個全能老師!”

          “文藝導師”的選擇不能只靠蘇木鎮干部和上級部門的“一廂情愿”。科右中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股負責人姚勝男介紹,前期對農牧民的實際需求進行走訪,農牧民提出在農閑時想學筷子舞、安代舞、烏力格爾等。“我們就選出具有奉獻精神、藝術特長和組織協調能力的文藝能人擔任‘文藝導師’,并點單派發文藝志愿服務者各展所長、流動授課。”姚勝男說。

          “自從有了‘文藝導師’,嘎查里的文化氛圍濃厚。村民之間的溝通交流多了,矛盾糾紛少了,還多了許多優秀的文藝骨干。”巴彥茫哈蘇木敖力伯嘎查黨支部書記白四海對這一變化深有感觸。

          “共同富裕文化先行,‘文藝導師’就是帶領群眾實現精神共富的一次嘗試。我們從全旗選拔文藝骨干、文藝能人、文藝志愿者,組成導師團隊派駐全旗173個嘎查村,向基層傳播正確的國家觀、文化觀,樹立愛國主義主旋律;扎根基層、扎根生活,以農牧民為中心,開展組織、創作、輔導、服務等工作;以文藝活動為抓手,豐富農牧民精神文化生活,倡導移風易俗,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和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文藝導師’成為繁榮鄉村文藝,助力文化振興的領航員。”科右中旗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志國說。

          豐內容 形式多樣樂農家

          “大娘,您的血壓有些高,回去一定要注意飲食啊。”“同志們,聽我言,干部群眾齊動員,綜合環境大治理,優化環境莫閑談。”……在杜爾基鎮德勒圖烏蘇嘎查文化活動室,一邊是有聲有色的嘎查小舞臺,一邊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健康義診和理論宣講。這樣“有醫有理有劇”的文化集市,正是科右中旗“逐夢鄉村·我們的舞臺”農牧民文藝活動的真實體現。

          今年62歲的李春香剛剛量完血壓,各項身體指標顯示正常。“現在不僅能在家門口看節目,連量血壓、學知識都能做到足不出戶了。志愿者們沒事就跟我們嘮嘮環境整治、醫療保健、法律宣傳方面的知識,大家都覺得現在文化活動內容很豐富。”

          文化進萬家,惠民暖人心。科右中旗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采取“文藝+”活動模式,通過開展理論宣講、移風易俗、健康義診、普法宣傳、電商直播、“家門口嘮嗑隊”“中華文化大家學”讀書分享會等多種志愿服務形式,在豐富農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讓農牧民享受到便民利民的綜合性惠民服務,真正做到“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育民”。

          “生活美了,精神富了,過這樣的日子更有奔頭了!”好腰蘇木鎮南白音套海嘎查婦聯主席古勝邊看表演,邊輕聲哼唱。

          臺下是農牧民,臺上是演員。在科右中旗,農牧民群眾既是文化人也是文明新風的傳播者。從學文化到用文化,文化改變了科右中旗鄉村的風貌,達到了“文化沐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文化在科右中旗催生出文明之花,結出了民族團結之果。

          農牧民通過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緊跟時代步伐,以弘揚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唱響社會主義主旋律為主旨,進一步引領重塑了社會文明新風尚。以巴彥呼舒鎮草高吐嘎查的拿手好戲《新時代的小媳婦》來說,內容來源于真人真事,不僅深受群眾喜愛,而且傳遞了孝老愛親、鄰里和睦的理念。

          農閑時節,農牧民都會三五成群聚集在嘎查活動室。或拉上馬頭琴、四胡,來一段鏗鏘有力的烏力格爾;或拿出筆墨揮斥方遒,書寫幾篇鼓舞人心的“習言習語”;或相約殺兩盤蒙古象棋,在娛樂中抖落一天的疲憊……大家紛紛表示,聚在一起娛樂,不光圖開心,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活動這一橋梁紐帶,學習理論、溝通感情、交往交融、團結互助,文化活動已成為農牧民群眾離不開的生活調味品。

          接下來,科右中旗將繼續用活各類文藝平臺陣地,擴大文藝輔導覆蓋面,夯實蘇木鎮文藝活動基礎,常態長效開展好農牧民文化文藝活動,進一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和農村牧區精神文明建設。讓主旋律更加響亮,讓正能量更加強勁。(高敏娜 周新育 白雪楓)


        線索征集:內蒙古晨報現面向社會各界朋友征集新聞線索,熱烈歡迎大家撥打本報新聞熱線0471-967967/18047123456,分享您身邊的新聞。
        晨網
        友情鏈接
        博鱼体育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