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五個大起底”工作的實施,通遼市結合實際迅速行動,制定印發了《通遼市待批項目大起底工作實施方案》《通遼市“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工作實施方案》《通遼市沉淀資金大起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遼市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消化處置實施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任務,細化了工作措施和時間安排,并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保證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據悉,本次待批項目大起底行動將重點梳理2016年至今立項的項目,全面梳理未開工項目待批事項,在建項目手續不全的一并起底。實現符合條件的待批項目全部審批,不合規的待批項目從在線審批平臺移除,并同步開展“回頭看”工作。各級各審批部門通過開展大起底行動,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建立高效審批長效機制,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半拉子”工程大起底分為部署、摸底、提出處置方案和意見、集中處置等4個階段,目前全市已展開全面摸底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和部門主管相結合的原則,依法依規、分類施策處理,推動“半拉子”工程盡早投入使用,堅決遏制新增“半拉子”工程問題,樹立節約集約發展的鮮明導向。爭取在年內盤活、解決一批“半拉子”工程,力爭三年內全部盤活銷號;沉淀資金大起底將通過為期5個月的專項行動,全面掌握全市各地各部門沉淀資金規模、結構、成因等情況,分類提出處置意見,堅決收回長期沉淀資金,統籌用于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化解各級政府債務和保障民生支出,努力實現公共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行動分為單位自查、重點核查,清理盤活及總結完善等4個階段,目前全市已全面開展第一階段單位自查工作;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要求各旗縣市區將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的位置、面積、權屬、規劃用途等情況逐宗上圖入庫,建立項目清單。聚焦精準分析,分類施策推進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強化預測預警,統籌推進閑置土地處置和盤活利用,建立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洪申 薛一群)